首页 | 留言 | Tags | RSS
Loading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校园星座 > 正文

有一种记忆叫摘抄

作者:陶山 来源: 日期:2016-11-22 22:44:54 人气:127 加入收藏 评论:0 标签:

邓琴

 

    一个午后,我小憩起来,见母亲艰难地把一箱书拖到阳光底下,她又帮我晒书呢!我赶紧跑过去,和母亲一起,把这箱书一本本摊开。这些都是我读书时代的旧书,它们目睹了我寒窗苦读的日日夜夜,见证了我最好年华里的欢喜哀愁。

    “哎呀,这都霉了呀!”母亲叹息着,心痛每一年都要晒上几回的书还是逃不掉发霉的命运。我翻了翻,书页已经泛黄发黑,就连包得密实的几大本摘抄本,也难逃霉运,仿佛一个个老人,终熬不住岁月,虚弱地在旧时光中老去。我抚摸着那些年最珍爱的摘抄本,记忆开始鲜活起来。

    这是属于80后的集体记忆。摘抄本最早的形式是手抄歌本,也是当时最大众化的,不论男女,几乎人手一本。90年代,文化艺术之风悄悄地吹进了大街小巷,一首首经典的歌曲在校园里传唱,手抄歌本逐渐流行。从歌本到文章摘抄本,是一种很自然的过渡。那个年代书籍少,读书的渠道也少得可怜,往往一本书能在一个班甚至几个班里传阅。对于爱看书的同学来说,遇上喜欢的句子,总是忍不住整整齐齐地抄在笔记本上,不知不觉中,这样的摘抄本厚了,换了,一本又一本,成了枕边的“好书”。

    上了高中,到了县城,视野陡然开阔,也有了更好的条件读书,能接触到更高层次的书籍,摘抄已成为一种习惯,好词好句已经不能满足一颗颗文艺的心了,大家开始整段整篇地抄录。我还记得我们头挨着头抄着刘墉的文章,那本叫做《萤窗小语》的散文集,教我们如何温馨地处事和积极地励志,这种个人感性的直白式书写打动了我们这些从农村走到城市的懵懂学生,大家纷纷传阅摘抄。此时的摘抄本也在悄悄地发生着变化,不仅有分类摘抄,还有人巧妙地配上边框、图案。原本普通的摘抄本,竟有些艺术的味道了。

    高三那年,时间和精力都不允许大篇幅摘抄,但我们仍乐此不疲。印象最深刻的是语文老师在课堂上声情并茂地朗读了台湾作家张晓风的散文《不朽的失眠》,“钟声贴着水面传来,在别人,那声音只是睡梦中模糊的衬底音乐。在他,却一记一记都撞击在心坎上,击中要害。钟声那么美丽,但钟声自己到底是痛还是不痛呢?”一个落魄士子的忧伤在作者笔下肆放,在老师的朗读声中一步步走进我们的心里。这样的文字,在高三这个敏感的时间里,犹如寒山寺的钟声,一记一记地撞击在了高三学子的心上。我记得,后来那篇文章不约而同地出现在了大家的摘抄本里。此时,摘抄本里的内容开始彰显着我们对自我的认识,对世界的认知。

    在最紧张的高三下学期,一度流行的毕业留言册迟迟没有出现,同学们互相传送的却是各自心爱的摘抄本。毕业留言变成了给同学摘抄励志短文,摘抄完毕,郑重地在末尾处署上抄写者的名字,写上几句祝福语,表达与同学的情意。摘抄本的价值又多了一层。

    这是一个时代的记忆。如今,科技如此发达,鼠标一点,复制粘贴,想要什么文字都可以。方便快捷,可总是觉得少点什么,也许是对过去的一种怀旧才会产生这种莫名的失落吧。我默默地收拾好这一叠摘抄本,期待等老了的时候,还能在阳光底下读一读远去的年华。

 

    本文网址:http://www.taoshanwenxue.com/show.asp?id=115
    读完这篇文章后,您心情如何?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上一篇: 有 毛 病
    更多>>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编辑推荐
    • 没有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