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留言 | Tags | RSS
Loading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编读往来 > 正文

"陶"心之缘征文:我和我的“陶山” / 常洪霜

作者:陶山 来源: 日期:2023-09-05 17:10:22 人气:159 加入收藏 评论:3 标签:

我和我的“陶山”

常洪霜

 

陶山,是一本刊物的名字,也是生我养我的故土。千年苍茫,具象的陶山远去,蝶变成精神的《陶山》。

今年,是《陶山》创刊的第十年。十年间,《陶山》从两人的拍案即合到现在成为全国有影响力的内刊。

今年,也是我正式结束基层十年。我从懵懵懂懂的大学毕业生找到了自己人生奋斗的方向。

《陶山》出现在我人生最迷茫的时候。基层无休无止的忙碌和一眼看不到头的四顾茫茫,让我对自己的人品、能力、前途……一度陷入的自我质疑和自我迷茫。我曾不止一次把车停到乡间小路,对着一人高的玉米或是散发着热腾腾气息的小麦哭泣。呵,少年时期的挥斥方遒,经过十年的大浪淘沙,战地痞斗流氓,吃了无数“大饼”和上了一节又一节的人生大课,收获了“穷横”的标签。我知道,我暂时搁浅了,无论是文学还是我的梦想。

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和《陶山》结缘,要感谢一个驻村干部老乔,他把我从村角旮旯里面发掘了出来,并打开了潘多拉的盒子,引导我打开了一扇金碧辉煌的文学大门……从此,我知道了躲藏在人大一楼的陶山编辑部,也知道了有一本杂志叫《陶山》。我那“会挽弯弓如满月”的雄心壮志、“一日看尽长安花”的春风得意、“人生得意须尽欢”的潇洒肆意,一时间充满了我的人生。我的基层生活,也随之变得有滋有味起来。我开始了写作,我的文章也陆陆续续开始了发表。

这次《陶山》十年的征稿,我不止一次地写了又写,删了又删。虽然我仅仅在《陶山》上发表了一篇文字,但是我对《陶山》的情感,绝对是发自肺腑,且又动容。我内心不止一次告诉自己,《陶山》不仅仅是一本期刊,它是一种精神,一种文化。命薄惭勋业,才疏负圣明。古诗的魅力呵,就在于用最简单的文字,表达最丰富的情感。

“写写吧,馆陶人怎么能不写写陶山的故事?”朋友们给我吹风,各种独门秘术妄图左右我的文章和构思。这段时间,我习惯了在深夜的时候,打开电脑,轻轻的敲击键盘,对《陶山》十年发出属于我自己的来自内心的深切祝福。人生总是如此,你越是想要干好一件事情,往往事与愿违。我的一篇又一篇的文章,或散文体或报告文学体,甚至是小说体,都因不能让我满意而塞到了回收站。我如同一位准备约会的怀春少女,衣服换了一件又一件,脸上的妆容擦了画画了又擦。

《陶山》给了我一个文学梦,同样也给了我一个证明自己的机会。我和牛主任在从未见过面的情况下,仅仅通过文字便举荐我参加河北省的“德耀燕赵”报告文学创作征文活动。在这里,我和来自河北省的150名作家在一起创作报告文学。这是我第一次写报告文学,第一次和省级作家站在一起。当我创作的《青与黄》顺利通过省作协编委会后,我蹬着自行车又一次来到了庄稼地。看着滚滚而去的卫河水和青黄相接的麦田,我又一次哭了。没多久,我就接到了组织谈话,然后正式调入县文旅局。

《陶山》刊登我唯一的一篇文章,是关于婆媳矛盾的——《我的婆婆叫喜风》,这篇文章写于我对婆婆抱怨极大时期。有天晚上,一个人的时候,为了劝慰自己,我用非常幽默的语言把婆婆的各种毛病写了下来。文章刊出来后,在我们村引起了极大的反响,有好事者甚至把电子版发到村群里面。一半赔罪一半出于讨好,接下来的日子我陆陆续续给婆婆买足了三金。十冬腊月婆婆带着大金镯子故意挽着袖子走在大街上,别人发出“大婶子真有福,有个作家儿媳妇”那一刻,我和婆婆之间的矛盾瞬间烟消云散。

十年又十年,人生总会有一个又一个的十年。愿接下来的十年,更多的年轻人在《陶山》找到精神归宿。同时,《陶山》作为馆陶的地标文学,希望在下一个十年更加辉煌。

《陶山》正青春,陶山伴我梦。


    本文网址:http://www.taoshanwenxue.com/show.asp?id=3708
    读完这篇文章后,您心情如何?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更多>>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编辑推荐
    • 没有资料